2021年7月6日,歐盟官方公報(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發布了關于化妝品的最新條例(第2021/1099 號修訂案)。歐盟委員會就脫氧熊果苷和1,3-二羥基丙酮(DHC)兩種物質,在歐盟化妝品法規 (EC)No 1223/2009 附錄II和III中新增了相關條例。
什么是脫氧熊果苷
中文名稱:脫氧熊果苷
中文別名:對-(四氫-2H-吡喃-2-氧基)苯酚
英文名稱:Deoxyarbutin
英文別名:4-[(Tetrahydro-2H-pyran-2-yl)oxy]phenol
CAS號:53936-56-4
分子式:C11H14O3
分子量:194.23
熊果苷種類(化妝品常用)
β-熊果苷:目前β-熊果苷在化妝品中的添加質量分數約1.0 ~ 3.0%,小于此量對皮膚中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較弱,增白效果不明顯;大于此量能明顯抑制或者損傷細胞生長,從而產生細胞毒性。
α-熊果苷:價格較貴,但是美白效果更好,作為新型的美容增白劑備受各知名品牌青睞,經研究發現α-熊果苷化學性質比β-熊果苷效果更為穩定,能夠更方便地加入到各種美白亮膚化妝品中。pH=3.5-6.5最穩定,推薦添加量在0.2%-5%之間,最大安全添加計量 7%。
脫氧熊果苷:目前產品較少,但其美白能力很強。研究表明,脫氧熊果苷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成份,對皮膚的黑色素形成有明顯的阻斷作用。在動物的皮膚測試中,脫氧熊果苷可以在皮膚組織中有效地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及黑色素形成,迅速有效地讓皮膚白晰,對不同膚色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美白效果,而在停止使用該成分時,效果仍然可以維持將近8周的時間,停用8周后其脫色效應可完全逆轉,不會造成黑色素細胞的永久損傷。其效力是氫醌的10倍。(部分參考《α-熊果苷和脫氧熊果苷美白作用機制及安全性評價研究進展》作者:張鳳蘭,吳景,王鋼力,邢書霞)
脫氧熊果苷作為添加劑的化妝品在美國、中國臺灣等地上市,并且其在化妝品中建議添加的質量分數為0.1%—3.0%。該成分在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中未收錄。
以對苯二酚為原料合成脫氧熊果苷反應路線圖
3種熊果苷都是氫醌的衍生物,會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為氫醌,而氫醌在化妝品中屬禁用物質。
歐盟最新公告中提到的脫氧熊果素或四氫吡喃基氧基苯酚在英語中稱為Deoxyarbutin。該物質釋放的氫醌是歐盟化妝品法規中的禁用物質,并受附錄II第1339條的管制。關于化妝品中的使用安全性,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在其對脫氧熊果素的意見(SCCS / 1554/15)中指出,脫氧熊果苷在配方中不穩定,尤其不耐熱,在保質期內降解出氫醌。因此3%濃度的脫氧熊果素用于面霜中不安全?;谠撘庖?,脫氧熊果苷應被禁止用于化妝品,并將其添加到法規 (EC) No 1223/2009 附件 II 中的禁用物質清單中,7月26日將正式施行。目前中國的化妝品相關法規中,β-熊果苷、α-熊果苷是可以添加的。
什么是氫醌
中文名:對苯二酚
外文名:Hydroquinone
化學式:C6H6O2
分子量:110.1
CAS登錄號:123-31-9
氫醌的應用
氫醌(對苯二酚)有毒,成人誤服1克,即可出現頭痛、頭暈、耳鳴、面色蒼白等癥狀。對苯二酚遇明火、高熱可燃,與強氧化劑反應,受高熱分解放出一氧化碳。對苯二酚主要用于制取黑白顯影劑、蒽醌染料、偶氮染料、橡膠防老劑、穩定劑和抗氧劑。
氫醌因具有抑制酪氨酸酶作用,早期被用于祛斑美白類化妝品及皮膚用藥中去除皮膚色素沉著。1998年,歐盟化妝品和非食品科學委員會因發現氫醌有導致外源性黃褐病和白斑病的風險,建議歐盟禁止氫醌用于祛斑美白化妝品中。2013年,歐盟已經將氫醌列為化妝品禁用組分,僅可用于人造指甲系統,化妝品中最大濃度不得超過0.02%。
我國在2007年的《化妝品衛生規范》中將氫醌規定為限用組分,僅可用于人造指甲系統,最大濃度不得超過0.02%。在2015年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中》已經將氫醌列為禁用組分,目前氫醌主要用于藥用,可用于黃褐斑、雀斑、色素沉著等的治療,一般藥用濃度為4%左右。
近年來氫醌(對苯二酚)這個成分,已經很少在化妝品中出現了。這個成分在護膚品中是禁止添加的,不過還是會有些不法商家會偷偷的添加。氫醌作為藥物,用于治療一些嚴重的皮膚色素增多疾病。但是它的副作用也不少,包括:皮膚刺激、致敏、黑色素細胞毒性而導致皮膚色素脫失(類似白癜風),有的還會發生外源性褐黃病,真皮中的色素會異常增多,難以治愈。
歐盟這一舉措對國內生產的化妝品影響不大,國內化妝品添加成分大多是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對出口歐盟的產品會產生影響。記者在調查熊果苷成分產品時發現國內電商平臺的一些亂象。
氫醌這樣的被歐盟及國內化妝品禁用的成分,在某寶上竟然成了搶手的熱銷品。首先,氫醌乳膏作為處方藥,其用法用量有嚴格規定不能隨意使用。而且勸告部分博主不要再用“藥品都含有這個成分,化妝品有不是更好?”這種無知的言論來騙人了。其次在該電商渠道銷售的部分產品主要成分為:熊果苷,但商家的宣傳卻以氫醌作為“誘餌”吸引消費者,欺負消費者“沒常識”?還是看準了很多消費者近乎“魔性”的美白執念?
綜上所述,作為“風口”的網紅成分,熊果苷美白產品被人們追捧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安全用妝的重要性,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但盲目護膚更是不可取的。隨著消費者日趨理性的消費態勢,從合法、官方渠道購買商品,不要盲目相信“國外產品超有效、一定安全”,認清產品成分及作用、了解成分屬性,安全、有效才是用妝的最終目標。
TIPS:熊果苷產品使用注意事項
1.不管是β-熊果苷,還是α-熊果苷,都只能外用,不能口服,除非是被添加進藥劑。
2.使用熊果苷時,要注意搭配,比如熊果苷和尼泊金甲酯(殺菌防腐劑)搭配使用的話,很容易產生對皮膚有刺激的有害物質氫醌,從而引發多種皮膚問題。
3.熊果苷使用時,需要注意避免陽光照射,如果使用不當,不僅不會抑制黑色素,還會導致黑色素的沉淀。
4.熊果苷有可能產生光敏感性,但有一個大前提,添加量要達到7%甚至更高。一般市場上的產品很少會到這個添加量,但不排除有些商家以高濃度為噱頭,這點需要注意。
5.敏感肌及孕婦不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