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通知:決定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全面自查、集中整治網絡銷售化妝品存在的突出問題,清理整治未經注冊或者未備案的、標簽違法宣稱的,以及存在質量安全風險的化妝品。
同期,國家藥監局又發布了一條關于停止經營標示名稱為“艾膚寶百草藥王玉顏美肌日霜”等化妝品的通告,停止經營原因為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艾膚寶百草藥王玉顏美肌二合一”“艾膚寶百草藥王玉顏美肌三合一”等化妝品未經注冊或者備案。
前腳剛發布整治通知,后腳就通報了涉嫌違法的化妝品,這一前后呼應,多少有點以儆效尤的味道。國家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活動,將“凈網”與“清源”相結合,突出了大力整改化妝品行業不良作風的決心。
1
刷酸、干細胞、醫學護膚等再被“點名”
新規及配套文件頒布以來,化妝品的生產及經營進入了一個全面監管的時代。網絡銷售成為消費鏈的關鍵一環,線上渠道占據品牌營收的半壁江山。
此前,有不少消費者舉報網絡店鋪銷售無中文標簽、無備案注冊及信息來源的化妝品,其中不乏國際大牌的假冒偽劣化妝品。對此,國家對電商平臺內化妝品經營活動主頁面展示的化妝品標簽等信息是否全面、真實、準確,且與產品注冊或備案資料是否一致等問題開展重點檢查。
其中,標簽存在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違法宣稱藥妝、干細胞、刷酸、醫學護膚品等的化妝品,是重點檢查對象。
今年8月以來,國家藥監局先后發表了《科學認識“刷酸”美容》《“干細胞化妝品”是個偽概念》《警惕宣稱“促進睫毛生長”的睫毛液》等科普文章,以此警示化妝品生產及經營企業切勿觸碰法律底線,提醒消費者分辨化妝品的真偽功效。
科普歸科普,總有不少商家依舊打著肌膚修護的旗號,提出居家刷酸的概念,夸大“刷酸”功效引導消費者。美妝行業人士表示,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刷酸”實屬正常,但維A酸、水楊酸這種高強度成分應用到日常護膚品當中存有風險。盡管國家做出了打假聲明,網絡銷售平臺上仍有“刷酸”的相關產品在熱賣。
在持續高壓的監管環境下,藥妝、醫學護膚宣稱的化妝品明顯減少,但頂著“高科技偽概念”虛假宣稱的化妝品卻層出不窮?!案杉毎瘖y品”的騙局被揭穿,某化妝品制造公司又因發布“量子護膚”等推廣文章、推出“量子”產品并虛假宣傳被重罰。
國家的再次點名,意味著該類化妝品的亂象之多,整治力度之重。
2
“封殺”添加非法、違禁物等化妝品
除了假冒偽劣化妝品在市場“橫行”,由于化妝品質量管理體系、不良反應監測和評價體系尚在整理完善的過程中,部分化妝品需要完成在新舊系統之間的注冊備案相關操作,化妝品經營者還需要注意所銷售化妝品的完整信息。
“線上凈網線下清源”規定,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化妝品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的化妝品注冊備案情況開展重點檢查,對網絡銷售的未經注冊的特殊化妝品、未備案的普通化妝品、冒用他人化妝品注冊證的化妝品,以及國家或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知暫?;蛘咄V菇洜I的化妝品,一律按要求清理整治。
“10月11日消息,某生物科技公司因生產的“SKT橄欖油嫩膚滋養潤體乳”產品中添加了禁用于體霜體乳中的“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脂”成分,被市場監督管理局重罰上萬元”諸如此類的新聞常有報道。為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使用禁用原料、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限用組分生產的化妝品也被列為此次專項清理整治活動的重點工作。
其中,兒童化妝品、祛斑美白類化妝品被明確歸為重點關注對象。
日前發布的《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指出,國家鼓勵企業建立兒童化妝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嚴格執行物料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并要求監管部門將兒童化妝品銷售行為較集中的化妝品經營者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加大監督檢查頻次。
而法規明確:祛斑美白類產品是屬于特殊化妝品,要和普通化妝品的管理、銷售有所區分。國家藥監局曾科普,凡宣稱速效美白或使用后立竿見影地產生祛斑美白效果的化妝品,涉嫌非法添加激素、重金屬等禁用物質,需引起高度警惕。凡宣稱速效美白或使用后立竿見影地產生祛斑美白效果的化妝品,涉嫌非法添加激素、重金屬等禁用物質,需引起高度警惕。
為此,國家要求各地區相關部門制定細化工作方案,明確檢查計劃和檢查要求,分解落實監管責任。
3
一年期限,貫穿四個“最嚴”
為加強商品質量安全的審核服務,保障商品在銷售及運輸過程中的質量安全,天貓國際、京東等電商平臺,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積極建立商品溯源體系。
今年8月6日,國家印發的《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就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化妝品經營者依法建立進貨查驗記錄、產品銷售記錄等制度,并建立化妝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國家的出手,加強了打擊網絡銷售違法行為的底氣。
為提高化妝品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法律意識,督促經營者履行進貨查驗記錄、準確披露化妝品全面信息等義務,此次行動按照“四個最嚴要求”開展調查處理,加大曝光力度。
建立最嚴謹的標準——涉嫌違法行為的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需要移交線索,內容包括涉嫌違法化妝品名稱、銷售網址、產品展示頁面圖片、平臺內經營者實際經營地信息、涉嫌違法化妝品相關交易記錄等信息,并依法作出相應處置措施。
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國家要求經營者組織開展自查行動,并按時檢查建立化妝品經營管理相關制度、開展宣貫培訓等進度情況。
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從專項行動通知的附件表可知,此次行動的監督檢查責任主體落實到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及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除了責令整改、約談企業、罰沒款金額等常規要求,還需要統計“處罰到人”的人數。
堅持最嚴肅的問責——對涉及利用網絡虛假宣傳、發布違法廣告的經營者依法移送市場監管部門;對無法取得聯系的企業及時通報市場監管部門,并列入異常名錄;對涉嫌犯罪的企業及經營者移送至公安機關。
實際上,“網絡成為化妝品銷售不法之地”不是新鮮要聞,而是一種現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勢。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守住安全與質量的兩條底線,化妝品行業才能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