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為進一步完善互聯網廣告監管制度,增強互聯網廣告監管的科學性、有效性,促進互聯網廣告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法律,市場監管總局在修訂《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起草了《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并于本月26日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該辦法征求意見稿第十條規定,不得利用互聯網發布面向中小學、幼兒園的校外培訓廣告。不得利用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站、網頁、互聯網應用程序等互聯網媒介發布醫療、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酒類、美容廣告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游戲廣告。
考拉海購2020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兒童彩妝同比2019年增長300%;2020年5月,兒童化妝品的整體銷售額增長超1200%。隨著兒童化妝品市場的飛速發展,在獲得諸多資本青睞的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廣泛的擔憂。
今年9月,《人民日報評論》曾發布文章譴責自媒體機構利用女童營銷美妝的現象。評論指出,商家的不良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兒童正確審美觀的形成,有些美妝產品向兒童下手,會大力滋長兒童的攀比心理。
與此同時,“軟色情”也一直是兒童化妝品廣告中的廣泛存在的隱患,“斬男”、“綠茶”、“純欲”等成人化詞匯的使用,也嚴重影響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價值導向。
早在2012年,食藥監總局制定了《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其中明確規定所有明示適用于兒童的化妝品,均應按照要求申報。未明示適用于兒童的化妝品,其產品包裝不得以圖案或其他形式顯示或暗示為兒童化妝品。
但許多商家在對兒童彩妝產品送檢時,會將產品稱作裝扮玩具,而非化妝品,或者在送檢、備案時只顯示為化妝品,并未加上“兒童”等字眼。這些操作規避了相關監管,讓兒童彩妝產品按照玩具的質檢標準來走,產品的安全性得不到應有保障。
兒童化妝品有其市場的需求,但由于缺少足夠的監管導致市場亂象叢生。
2020年11月,國家藥監局在發布的《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規范(征求意見稿)》中指出,隨著兒童化妝品尤其是彩妝產品越來越普及,“有必要針對性加強監管,制定統一的行業規范、標準”。